推薦產品/Recommended products
服務熱線13978350792
- 地址:桂林市疊彩區中山北路113號
- 電話:0773-2606889
- 傳真:0773-2616048
- 手機:13978350792
- 聯系人:鄒經理
pvc羽毛球場地膠,晉城站草根選手閃耀球場 莊稼漢竟自掏腰包建球場
返回列表來源:wubaiyi 發布日期: 2014-05-24
桂林pvc羽毛球場地膠,晉城站草根選手閃耀球場 莊稼漢竟自掏腰包建球場新浪體育訊 4月12日,隨著“羽林爭霸”2014紅牛城市羽毛球賽華北賽區晉城站比賽拉開戰幕,38路“羽林豪杰”捉對展開廝殺。矯健的身姿、瀟灑的扣球、爽朗的笑聲,而在這激情的背后,卻飽含著“草根”羽毛球愛好者對運動的熱愛。在賽事進行過程中,記者特別走訪了幾支參賽隊伍,傾聽他們講述背后那些鮮為人知的故事。
自掏腰包建球場練球的莊稼漢
上午11點,“羽林爭霸”晉城站比賽激戰正酣,7塊比賽場地上,羽毛球愛好者們正瀟灑地揮灑汗水。其中一塊場地上,有一位頭發花白的老人正和對手激烈廝殺。
這位老人名叫武國增,今年56歲,是來自陵川縣附城鎮附城村的一位農民。從跑動到殺球,很難看出來他和其他羽毛球愛好者有什么區別。“上午我一共打了四場單打,贏了三場,真過癮!”武國增告訴記者,這是繼去年“誰是球王”晉城賽區比賽后,他**次參加市級規模的比賽。
武國增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莊稼漢。他和羽毛球結緣,還得從2007年說起。那一年,陵川縣舉辦了一次羽毛球比賽,從未摸過球拍的他由于身強力壯,被村里派上了場。說起那一次比賽經歷,武國增說比“慘不忍睹”還要嚴重,別說接球了,就連發球都沒成功過。但是那一次比賽,卻讓武國增對羽毛球產生了濃厚的興趣。
武國增買了一副羽毛球拍,有事沒事就和村里的年輕人打上幾場。沒有標準的羽毛球場地,他們就在村里的戲臺上畫上白線拉起了網,建了個“半封閉”的羽毛球場。有了這塊場地,武國增的球技也突飛猛進,漸漸地村里的年輕人挨個成了手下敗將,他對自己的要求也越來越高。
2011年,武國增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:拿出多年積攢的十幾萬元,在村里的一個空場地上建起一個全封閉的標準羽毛球場。他的這個舉動,遭到了全家人的強烈反對,但在他的堅持下,這件事*終還是辦成了。球場建成后,武國增沒有獨自享用,反而邀請村民都來場地打球,并且在村里掀起一股羽毛球熱。這次“羽林爭霸”晉城站比賽,武國增所在的隊伍成員,全是同一個村的村民,他們的目標也很簡單:和高手切磋,體會羽毛球帶來的快樂。
如今,說起當初花十幾萬建球場,武國增依然表示不后悔。“打球之前我的體重將近170斤,血壓也高。”武國增說,他現在體重只有130斤,血壓也不高了,這錢花得值!
球場上的“全家福”
在本屆“羽林爭霸”晉城站比賽中,不乏“父子兵”、“夫妻檔”,但是一家三口全上場的,還真是件稀罕事。
來自陽城縣的王建軍、王蘊初和王莉平,分別代表兩支隊伍參賽。其中王建軍和兒子王蘊初在同一支隊伍中效力。
王建軍是一家食品企業的老板。2008年北京奧運會前夕,****掀起一股奧運熱,在朋友的邀請下,王建軍開始接觸羽毛球運動。*開始,他和朋友們在八甲口鎮里的戲臺上打球,隨著打球技術的不斷嫻熟,王建軍越來越覺得在戲臺上打球不,于是他就將企業里的一個車間改造成室內羽毛球場,裝上了的塑膠地板和球網,同時成立了陽城征弘羽毛球俱樂部。緊接著,他還把妻子王莉平和兒子王蘊初吸引到羽毛球愛好者的行列中來。
在這一家人中,今年19歲的王蘊初球技**。王建軍說,兒子很有運動天賦。三年前,他專門請來獲得過河南省“誰是球王”男雙**的郭威來給王蘊初當老師,每周上一次課。到了放寒暑假的時候,他還要把王蘊初送到河南學習打球。幾年來,王蘊初的球技突飛猛進,而且還能指導父母打球。
“不論是縣里還是市里,只要有羽毛球比賽,我們一家子都要報名參加。”王莉平說,經常并肩上“戰場”,不僅能增進了一家人的感情,還讓他們感受到了運動的快樂。